历史,是形形色色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历史,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机构,也有一个机构的历史。虽然就价值评判来说,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认为不同的历史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科学发展,将作为科学在中国之体制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历史记录下来,其价值与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科学,又离不开人这个根本,科学是由科学家做出来的,类似地,不管是科学院还是工程院,其院士当然可以说从人的方面是最有代表性的象征。但就像这样的历史,也如同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其他重要且值得记录下来而又为人们所忽略的历史一样,正在迅速的消失之中。再过若干若干年,后人对于新中国这几十年的科技两院也许就只有不完整的模糊的认识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例如,当一位位的中国科学元老离去前,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做了多少像及时的访谈那种拯救史料的工作?其实,除了那种文字性的历史记录之外,人物的形象,也同样可以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的。否则,当后人只能从文字中抽象地了解我们今天的科学和科学代表者,而没有一种具象且传神的感性接触,那显然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新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2)两册,可以说是为了减少这种遗憾而做的一种值得称道的努力。要证明这种说法并不困难。199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曾出版了《院士风采——中国优秀科学家肖像墨迹集》一书,在那本书所选定的范围,即1955-1980年当选为院士(原称学部委员)的400多人中,当时就已经只剩下291人健在。经同一位摄影者的努力,总算是以摄影的手段抢救出了这些健在者形象的历史记录,但100多位去世的的空白已不可挽回。幸而,中国工程院直至1994年才成立,中国工程院士的出现也自然相应地晚得多。从1997年摄影家侯艺兵先生开始启动记录工程院院士人物肖像的浩大工程,到这项工作完成时,在1994-1996年间当选的332位工程院院士中,又有13人去世,以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书出版时,只能以其生前的照片和手迹来补缺,总算是达到了不甚完美的完整。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该书的历史价值才更加突显出来。
也许,有人愿意将此书作为一种人物肖像摄影艺术的画册来欣赏,那也自有其道理,因为这些摄影作品确实具有不俗的艺术质量。但也正因为如上的理由,笔者更愿意相信,尤其是将价值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考虑时,此书的历史意义是大于其艺术意义的。
如果说有些不足,这里想到两点,也想到了对之的辩护。其一,此书所录者只是每人一影一手迹,因而仍只能说是一非常初步、粗略的历史记录;反过来想到的辩护是,历史毕竟可以是多样的,而且,倘无此种努力,岂不是连这样的记录都不会存在?其二,该书定价实在太贵,非平常人等所能承受;辩护则是:干脆认为此书并非为我等所出,而主要是为留给后人,至于后人们,恐怕就不会在乎这几个我等今天无力支出的小钱了吧。